“我们已经计划在香江建设自营门店了。”
“东瀛和英伦呢?”
“东瀛可能不适合电动车,他们的汽车保有量很高……”
曲黎没想到几何的调查居然很有水平,特斯拉直到2021年售价30万的纯电车也就5000辆左右的销量。要知道全球电动车都是各国朝廷推动的,真靠市场迭代,可不止十年八年。东瀛朝廷不配合是最大的阻力,他们要发展混动和氢能源!
“英伦那边情况有些变化,应该可以卖到那边去,还有澳洲”张起南说
豪车的利润空间比较大,所以是以点破面,把自营店建到全球,通过网络扩大影响力,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建设更多自营店。
几何汽车自营店建设并没有太多考量,就是往全球知名的大城市,往富豪扎堆,且环保人士众多的大城市冲。市场如此大,几何与特斯拉之外的纯电车,和他们不是一个物种。
几何与特斯拉现在基本上是不愁卖的,最大的限制是产能不够,至于上限在哪里,现在还不知道。
“特斯拉计划到欧洲建厂,他们选择了荷兰。”张起南说
米国汽车出口到欧洲需要缴纳10的关税,有些国家免税,但欧洲建厂的成本不比米国高,在哪里都一样,那还不如节省一些运费。
曲黎的考量和马斯克不同,米国后来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配件和整车征收25的关税,他从欧盟出口,那就可以减税。
其实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他从一开始就要为几何汽车塑造一个国际大厂的形象。也许会有很多办法,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建厂或许并不是最有效的,但这种勇气和魄力能够影响几何汽车团队。
到欧洲建厂,从全公司选拔人才去指导欧洲人造纯电车,这算不算一种企业的进步呢?
“目前看不出来!”张起南开口,打击了曲黎的幻想,然而一点也不影响他的好心情,企业的硬实力是技术,软实力是文化,他才不相信,几何汽车公司的人会缺少自信心。
“现在最麻烦的是超级充电桩建设,各国的标准不统一,公共充电桩的普及率不一样,我们的车主只能用自己的专用充电桩,和我们建设的超级充电桩。”张起南说起这件事,曲黎就感觉头疼,可谁让他是CEO呢,推不掉的。
充电桩主要是解决里程焦虑,可整体使用率到10年后也就5左右,整个行业处于长期亏损状态。所以精打细算的比亚迪从来都不建设自己的充电站,让水军说充电标准都是他建设的。
曲黎其实也不想建充电桩,因为所有充电桩都是建设在电网企业的基础上,根本不可能搭建自己的能源网络。也就是说特吹口中特斯拉建设充电桩背后巨大的意义,基本就是扯淡。
至于特斯拉在米国开放充电标准,那就更好解释了,其他车企可以到他们的充电桩充电,能够起到巨大的广告作用,还能提升充电桩的利用率,降低亏损。
“我们还是要建更多的超级充电桩,目的地充电桩……”作为行业开拓者和先驱,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亏就亏吧,前程几何能够负担起。
感谢:看个毛打赏“陈丹妮”感谢:20210308234151157和九日路人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