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9节(2 / 2)

杨大奶奶轻哼一声,“说吧,什么事儿。”

她就在知道,家里起柴房,老三那边一定会过来说事儿的。

“你们的柴房怎么建在那?这不是把院子隔开了吗?”

“哪里隔开了?”

杨大奶奶走出堂屋门,指着他们小菜地那块,“那是留了位置的,一样可以从你们那边,走到老二那边去。”

“不是这个意思,”杨老汉看了眼那点位置,那能干啥?走路都不能两个人并肩走过来,更别提看啥了。

坐在堂屋门口往这边看,这边一眼就能瞧见。

“隔了墙,就显得没有那么亲近了,大嫂,我知道你生我气,可也不能这么做啊,我们这一辈无所谓了,可下面的小辈们还得多走动才对啊。”

“我不让他们走动了吗?只要愿意,就能从那过来走动!真是奇了怪了,”杨大奶奶现在说话可一点都不客气。

“当年分家建房的时候,三弟妹不是还闹了一场,说要砌墙吗?当时你大哥还去找你说差不多的话呢!你怎么说的你还记得吗!”

杨老汉张了张嘴,他当然记得,他说砌墙也是在自家院子的地界砌出来,又不占他们的院子,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后来是因为修了房子后,手里的钱不够,又觉得的拉通院子还能看得更清楚些,便没砌墙。

可如今当年自己说的那些话,却成了大嫂堵自己的话了。

杨老汉有苦说不出,更别提杨继西和杨继康抬着木料回来,看见他后还齐刷刷地叫了一声三叔。

他、他无话可说!

不过走到小菜地那时,还是忍不住回头道,“大嫂,这里怎么也要多留出一点来,不能做得那么绝吧?两边都可以建柴房,怎么没去二哥那边靠着建呢?”

这分明就是针对他们一家嘛!

“那就再留一点出出来,这边位置高一点,那边位置低,我建在那,下暴雨的时候水一溏过去,那我的柴火不就全湿了吗?”

杨大奶奶的理由非常好。

杨老汉回家后对杨老婆子这么一说,杨老婆子咬牙道,“这话倒是说得好,可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心里还没有数?”

“那怎么说?人家拿当年我说的话来堵我,我能说啥?”

杨老汉摊开手。

“早知道当年我们借钱也要把院子建起来!也比现在别人把我们隔开来得痛快!”

杨老婆子后悔无比。

这边坐在堂屋门口的杨二奶奶和孙桂芳,也看见了方才那一幕,杨二奶奶正跟孙桂芳说当年杨老婆子闹砌墙的事儿呢。

“她现在肯定后悔得很,早知道当年借钱也要把墙砌好。”

果然对手最了解对手了。

第六十八章

“不过起了柴房也好,一眼看不见那头,我心里也舒畅,”杨二奶奶又笑道。

孙桂芳看着那边忙活的杨继西他们,见沈凤仙站在堂屋门口也在看,便低声问道,“娘,那边大嫂嫁过来的时候,西哥在家的日子是不是更不好过了?”

“本来就过得不怎么样,”杨二奶奶点头,“这家里接了新媳妇,那房间就不够,我记得还还幺妹去睡柴房,继西睡灶房,我看不过去,让他们都来我家里睡。”

杨二奶奶说了许多孙桂芳不知道的事儿,也让孙桂芳明白,每次和自己见面时都笑盈盈的杨继西,在家里过的日子到底有多难。

“我知道他过得不那么好,”孙桂芳忍着心酸道,“但没想到会这么.....好在都过去了。”

“是啊,不过他也不是傻子,为了娶你,他装拙呢。”

杨二奶奶笑着。

孙桂芳看着垂头挖坑的杨继西,心里也甜滋滋的,“嫁给他,我很幸福。”

“是是是,看得出来,”杨二奶奶打趣着,杨大奶奶和康嫂,也拿着装有小衣服小鞋子的箩筐过来了。

“这是?”

杨大奶奶瞧见孙桂芳手里的小衣裳,和杨二爷爷想到了一块儿。

“不是,”孙桂芳赶忙解释,“是给吴大嫂家小子的。”

“瞧娘把她吓得,”康嫂现在的肚子格外大,她得坐高凳子,矮了的凳子坐着不舒服,“我看看做得怎么样。”

“这还是我第一次做小孩的衣裳呢,康嫂帮我看看,”孙桂芳凑过去道。

这边沈凤仙见她们这么亲密,再看那开始动工的院子,便也知道是想隔开他们这一家。

这心里自然是不爽快的,回房见杨继东又躺下了,便道,“队里不是在收土豆了吗?你也不去干活。”

“人早就够了,我去啥啊,”杨继东懒洋洋地靠着床,毛蛋在一旁玩儿,“你没看见老三他们都没去?”

“老三老三,人家现在可不是家里的老三了!”

沈凤仙指了指外面,“你又不是没看见,瞧瞧他们干什么呢!分明就是故意的。”

“故意的能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