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根,女儿是草,早晚都是别家开花结果的。
杨继西等人则是开始去挖黏土回来,和泥沙混着好塘地。
杨继南,杨继康还有赵五和吴和国都来帮忙了。
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就负责做饭,杨二爷爷负责从这边的水缸提水过去。
到了晚上,杨继西打开空间看了看,发现福窝那边有雾气,没办法看,但是空间里的鸡蛋却是可以随便取的,所以他放下心,还跟孙桂芳说了空间的事儿。
孙桂芳又惊又喜,接着还是问杨继西有没有不舒服,杨继西摇头。
接连忙了两天,地面总算是弄好了。
为了防止鸡跑过去印脚丫子,这两天一直把鸡关着。
“等地面完全干了,就可以放出来。”
杨二奶奶看着平整的地面,心里高兴。
“是啊,”杨继西点头,“我想过了,我们以后白天在这边吃饭,晚上去旁边住新房子。”
“行,”杨二奶奶没有意见,只要能陪着他们就成。
“娘,您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是,咱们一家都搬过去,难不成只有我和桂芳是一家人啊?”
杨继西好笑道。
“我们也搬过去啊?”
杨二奶奶又惊又喜,这她当然愿意了!能和继西他们一起住,还是新房子,谁不愿意啊!
“肯定的啊,厢房给你们留着,我们住挨着堂屋和灶房那间。”
杨继西笑道。
“那不成,厢房给你们年轻人住,我和你们爹住堂屋连着灶房那间,挨着灶房,也就挨着库房,我心里踏实。”
杨二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赶紧选择了那间房。
第六十五章
杨二爷爷得知这事儿后,心里也高兴,还对杨二奶奶道,“就算不住那边也没关系,继西两口子孝顺,住在哪都一样。”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几个月来一起吃,一块儿住,我都习惯了,分开一点我都觉得不热闹,”杨二奶奶笑道,“还是住在一起好,热闹!”
这话也说到杨二爷爷心坎上去了,脸上都带着笑,“是啊,继西他们过来后,我们家确实热闹多了。”
就说姑娘家一一都嫁出去后,家里是越发空荡,吃饭也不热闹,就他们二人相对。
也不是说不好,只是女儿们在家时习惯了那样的气氛,再回到两个人的日子时,就有些寂寞了。
“行了,待会儿你和继西去吴家帮忙,我和桂芳把小库房收拾收拾,前两天忙,他们送过来的东西,我还没归整呢。”
杨二奶奶把大蒲扇放下,又抬手整理了一下头发,这才出了房门。
杨二爷爷哼着不知名的调儿,背着手跟在她身后。
“这些布都拿到那个柜子里放着,你要做什么衣服啊,鞋子啥的,就自己拿。”
小库房里,杨二奶奶把几家送的布一一叠在一起,在孙桂芳抱住后说道。
“好,”孙桂芳把布放好后,就听见杨二奶奶在那看木桶里堆着的面粉袋子,“我记得还有一袋呢?”
“是吗?”
孙桂芳走过去看了看,“是不是用了?前儿个还吃了馒头。”
“那就是了,”杨二奶奶点头,“这人老了,记性也差了,你可得多记着点,这都是咱们家的口粮。”
“欸,”孙桂芳笑应着,帮着把面粉桶抬到另一边放着,上面还盖着一个竹编盖,接着还拿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压在上面,这样小虫子不容易跑进去。
“还有好些糖和花生糕,这两样东西可放不了多久,得赶紧吃,就放在面上,随吃随拿。”
杨二奶奶把那些糖还有花生糕都放在一个袋子里后,递给孙桂芳放在一旁,待会儿把米整理好了后,放最上面。
“这里还有纸烟和酒呢。”
孙桂芳瞧见边上放着的烟酒,看了看该放在哪里。
“一看就是你二姐给的,”杨二奶奶笑道,“就放左边角上那个柜子里,里面全是烟酒,过年的时候送年礼都得用呢。”
孙桂芳将那个柜子打开,好家伙,满满一柜子的烟酒,最贵的酒是十块钱一瓶的小青叶,最便宜的也是一块五一瓶的红花。
“这么多啊?”
“平时你爹也不怎么喝酒,我都拘着呢,年纪大了,烟酒少吃点对身体好,继西平常不喝酒不抽烟,这点好。”
杨二奶奶夸道。
“难怪都没怎么看见爹抽旱烟了。”
“是啊,我管着呢,你也管着点继西,”杨二奶奶冲她笑道。
“好,”孙桂芳接过她递过来的东西,一一放好,等她们出来时,已经过了一个小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