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4节(2 / 2)

“是啊,我和桂芳回门的时候,啥也没有给我们带,”杨继西非常大声的附和。

“可不,”杨继南不嫌事儿大,也特别大声道,“我们去年过年还没回去呢!娘说大嫂回娘家了,怕没人做饭,非要我们留下。”

何明秀生怕这话被杨老婆子听见不高兴,折腾她,于是瞪了杨继南一眼,有些得意忘形的杨继南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可惜杨老婆子已经听见了。

“你要是不满意,现在就带着你媳妇儿女儿去何家!我看你们能待多久!”杨老婆子骂道。

众人不再说话,杨继西看了热闹,又恶心了他们一番,心满意足地与孙桂芳回房睡回笼觉去了。

因为下雨,刘家也没有上工,刘母想着今儿女儿女婿回门,准备多做点饭菜,结果却见女儿浑身湿透了,走在雨里见到她就哭,“娘!”

刘母气炸了,对着她身后同样湿漉漉的杨继北就是一顿臭骂。

第三十三章

见他被骂也不还嘴,抽泣着的刘香莲又想到对方为了回门礼和公婆争执,也是为了自己,便拉着刘母道,“不关他的事。”

又把回礼的事儿说了。

刘母也不好多说什么了,但还是道,“这也太过分了,当初彩礼是他们自己同意了的,现在拿出来说事,怎么,我们家的姑娘不值得?”

“当然不是!香莲很值得的!”

杨继北大声道。

刘母这才满意了,让小儿子找一件衣服出来给杨继北换上,自己拉着刘香莲回房换衣服。

问了刘香莲在婆家的情况,刘香莲委屈道,“根本不是他说的那样好,三哥和三嫂都被断粮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自打我进杨家门开始,就没见过他们回家吃饭,一直在和二娘他们搭伙呢。”

“是吗?”

刘母仔细想了想道。

“这婆家的日子自然是不能和娘家的日子相比,你婆婆在外的名声好得很,就算是为了那名声,也不会太折腾人。”

“再说杨老三他们,这也算是分家了,只是没分住,你要是过得不舒心,干脆也和他们一样去二娘家搭伙,把工分挪出去就是了。”

刘香莲闻言双眼一亮,连连点头。

雨一直不停,下午孙桂芳就和杨二奶奶还有康嫂一起做针线活儿。

“又是下雨,这两人都没打伞,这么淋着雨一路走,怕是要生病,”康嫂摇了摇头说道。

“出了事,刘家肯定找狗蛋奶麻烦,”杨二奶奶特别看不上杨老婆子的作派,不过是给回门礼,这方面都能抠抠搜搜,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真是丢人现眼。

也不知道好婆婆的名声是怎么传出去的。

孙桂芳一边听她们说话,一边缝着衣服,她做起事时很容易两耳不闻“窗”外事,等她们说完话,孙桂芳完成一处直起腰活动一下时,发现二人看自己。

她有些疑惑,“怎么了?”

康嫂见此噗嗤一笑。

杨二奶奶也笑,“她做起事来专注得很,我们在说孩子的事儿,你们年轻,可别都有了,还傻乎乎的不知道,平日里多注意点身体,要是哪里觉得和平时不一样,你可一定要说啊。”

她是过来人,也能帮着点。

孙桂芳脸一红,“我知道的。”

他们没避孕,一是想到杨继西说的梦里的闺女,二是他们觉得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说起来我心里挺急的,”康嫂叹了口气道,这堂屋里只有她们三人,私房话也能说,“自从想要孩子后,我们也别那什么该怎么就怎么,可就是没有动静。”

到了生了一个孩子,她又很注意身体,所以没有想要的感觉后,是很失望的。

“你心里越是惦记,就越没有,”杨二奶奶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不去想反而就来了。”

“怎么可能不想,”康嫂脸红红的,“每一次过后,我都想会不会孩子已经来了,是不是小闺女,惦记得不行。”

每一次过后.....

听懂话的孙桂芳脸红脖子红。

杨二奶奶见此指着她的脖子笑,“到底是刚结婚没多久,就是害臊。”

孙桂芳脸更红了,她知道结婚后的人聊起天多少带着点荤,没想到和长辈一起也说得那么.....直白,好羞涩。

杨继西本来都走到堂屋门口了,听见话题不对劲儿,赶忙又回去找杨继康了。

晚上听着屋子外的雨声,杨继西还担心屋顶漏雨。

“你前天下午不是爬上去弄过吗?不会有事儿的。”

孙桂芳窝在他的怀里轻声道。

隔壁没有人,他们说话也大声些了。

“也是,我加盖了两层呢,”杨继西就是担心入夏后下雨厉害怕漏雨,所以那天提前下工,去割了不少茅草回来加盖。

不过也只盖了他们这间屋子的顶上,当时杨老婆子还说他瞎折腾。

“哎哟怎么漏雨了!快去拿木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