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4章(2 / 2)

她咬着下唇,过一会儿又道,要是伤了碰了,我就不理你了。

这话应该叮嘱两个人才是,柴国公觉得事情不大简单,他想,阮家的小姑娘是看不见我在旁边吗?

===第43章第43章===

柴筝曾跟夭夭说,她怕的东西很多,阮临霜首当其冲,这不是什么出于安慰的言辞,这是事实。

阮临霜刚咬下唇,柴筝就觉得她天下间顶可爱,然而威胁的话跟在后面,虽然说得不重,柴筝却整个人有些耷拉,你的要求好高,我尽量只受一点小伤好不好。

柴筝鼓着腮帮子撒娇。

与两个孩子重逢的这段时间里,柴远道总觉得她们不知道怎么回事,相较于成年人有时候还更加沉稳,心思缜密。

他只当小阮是玉璋教得好,加上所处环境艰难,促使而成,至于柴筝是琳琅与自己遗传得好,唯独此时,两个小姑娘才有了符合年纪的举动,柴筝撒娇理直气壮,与他人家七八岁要糖吃的孩子并无不同。

阮临霜戳着柴筝腮帮子,你试试!

柴筝气势越来越弱,可怜巴巴,我不试!

终归一物降一物,柴远道满是欣慰地半开窗户,看着外头天色打断她们,小阮姑娘,什么时辰可以出发?

子时过三刻也快到了,这个点木桑主帅会亲自来巡查督战,他如果真像传闻中那么敏锐,会很快发现你们,并采取行动避免误伤。

阮临霜说着,又从袖子里抽出两把五寸短刀,这是赵将军托人在城里打造的,并不是好铁,容易卷刃,但是日常防身足够了。

刀被柴筝收在袖中,东西小巧精致,压在胸口看不出痕迹。

谎你是会撒的,就算被搜出来也没什么关系,阮临霜深吸了一口气,你们也该动身了。

赵琳琅事先做了安排,整个军营中一点光亮都不透,连火把都灭了,自己人搞不明白什么情况,就连木桑人也猜不出对面为何忽然偃旗息鼓。

两方都维持着一种静默状态,以至于黑暗中有人潜行也丝毫不知。

阮临霜给他们备的船只,就是当初乌木耿那一队人马留下的,几日前赵琳琅带人去海边寻找,几只船都完好拴在浅滩上。

木桑人造船的本事数一数二,破水极快,风浪大也撑得住,正好全部收作公用,而今天拖出来的是其中之一,小型,能坐四五人。

柴远道划着桨,柴筝的膝头放着一盏橘黄色的小灯,在海水当中摇摇晃晃。

为防突然松散的防备引起木桑人的怀疑,赵琳琅除了吩咐熄灯灭火,其它都与寻常无异,而柴筝他们所行的路线经过事先安排,远远绕开了大靖的船队,当初乌木耿他们应该也走了相同线路,赵琳琅发现后,并未立即阻截,而是加强了周边巡逻,在柴筝他们潜伏之后,才打算静悄悄堵上这个缺口。

木桑近些年仰仗海防军事,逐步推进蚕食,他们的船舰已经相当逼近海湾,柴远道并没有耗费多少力气就到达了指定地点。

船舰上出乎意料的安静,柴筝推测自己被发现很久了,对方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可能是认出了这条船的形制,也有可能是见他们势单力薄,想看看出于何种目的。

果不其然,刚靠近船边,柴筝就看见了黑洞洞的炮口这东西的威力柴筝见过不知多少次,只要一发,她跟自家老爹就成了游鱼腹中食还是打散不磨牙的那种。

来者何人?上面的人操着不娴熟的中原话。

柴远道调整了一下口音,也发出类似的语调,我们找到了巫衡,但也损失惨重,求个援手。

上面安静了好一会儿,才重新问,如何证明?

巫衡就在我的船上,是否为真,你们派人下来一看便知。

柴远道话音刚落,柴筝就从船头站起来,她提着灯,微弱的灯光落在她毫无表情的脸上,木桑国内几乎没人见过真正的巫衡,除非克勤王人如其名,勤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日在朝,暮在野,这会儿忽然从船上冒头,否则很难察觉柴筝是假的。

木桑国的办事效率很成问题,又过了半晌,才从船上放下条藤梯,那人又道,上来吧。

柴筝与柴远道前脚刚离开小木船,后脚就射出十几根沾满桐油并熊熊燃烧的箭镞,将小木船烧了个尸骨无存。

早就料到木桑人会有此做法,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巫衡,都要第一时间断绝后路,防止逃脱。

顺着藤梯刚上甲板,柴筝就被眼前隆重的欢迎仪式闪瞎了眼,乍一望大概有近百根火把,另外蜡烛、油灯齐上,罗列出一个阵势,柴筝快速掂量了一下,百人是有的。

这些人有一半并不轮岗,手上还握着火折子,蜡烛是刚点上的。

人群中央,站着位三十开外器宇轩昂的将军,这人柴筝认识,叫骆河,柴远道毕生劲敌之一,勇猛善战,就是老来过于高傲,有些刚愎自用。

柴远道死后曾跟柴筝在远海有一次遭遇战,初时不过两败俱伤,后来仰仗多年征战经验,想教训柴筝这个黄口小儿,却被柴筝打得怄气而亡。

此时相遇,难免有种奇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