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重生之韩信项羽》TXT全集下载_1(2 / 2)

迎面走来贴身侍女秋月,见她脸色不虞,急忙扶住她,安慰道:“夫人,战事吃紧,大王一时心情不好,也是有的。”

虞姬点点头,忍住了泪水,道:“帮我更衣。”

秋月答应一声,一边帮虞姬脱下皮甲,见虞姬身材消瘦,不禁道:“夫人要胖一点才好,听我阿娘说,女人太瘦了,不容易怀孕,如今大王独宠夫人,要是夫人能给大王添个一男半女,以后才......”

她正要说下去,却见虞姬手抚小腹,一张脸变得煞白,急忙住了嘴。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最后作了修改,加了虞姬反应近四百字。今晚更第三章。

话说,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史书上找不到项羽子女的记载。。。

第3章

且说项羽安排完作战部署后,如往常一样,出了大帐,巡视军营。

“大王!”

“大王!”

不少士卒的目光依旧热切地追随着他的身影,仿佛深信,他们的大王依旧能像以前那样,带他们杀出重重包围;也有不少士卒脸上一片茫然,眼神空洞,目光散漫,落在了前方某处。不少伤员因为伤口化脓,在痛苦地呻|吟呼号。

一副担架从他身边经过。项羽见架上之人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十分面熟,不禁问道:“你怎么了?”

那人挤出虚弱的微笑,道:“我快不行了......只愿大王,能够突出重围......回到江东。”

项羽见他脸色苍白,一支右臂齐肩而断,又摸了摸他的额头,烧得滚烫,不禁潸然泪下(注)。刚刚经过固陵、陈下两战,军中不少伤员都是因为缺医少药,不能安心休养,而死在途中的。

他紧紧握着自己的剑柄,像是起誓一般,许诺道:“一定会。”这次,一定不会像前世一样......

次日,楚军四更即起,火头军早已做好热气腾腾的早饭,全军饱餐一顿。已经连着一两月,为了节省军粮,楚军士卒没吃过一顿饱饭了,今日个个吃得狼吞虎咽。他们也知道,只怕马上就是决战了。

项羽骑在乌骓马上,手执长戟,目光缓缓掠过军阵。许多都是熟悉的面孔,跟随他多年的将士,他们几乎都衣衫破烂,面容消瘦,手持长矛或长戈,有的目光游移,但大多数依然目光坚定,追随着他的身影。

项羽的心不由一阵绞痛。其实,垓下是他自己选择的与汉军的决战地点。签署鸿沟协定后,他依约释放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妻子吕雉等人质,不料,刘邦背信弃义,撕毁协定,对楚军紧追不舍,在固陵、陈下两次和楚军交战。而西楚大司马周殷叛变后,寿春被围,自己回到淮南的退路被切断。唯一的退路便是江东,只有依托长江天险,才能再和汉军周旋。

然而,退往江东还要渡过淮水,而后面却是紧紧尾随他的汉军及诸侯联军。要想从容渡过淮水,必须要和汉军联盟进行一场决战,而且要再创彭城之战的胜利,才能为大军渡过淮水创造条件。

前世,他率军对上韩信的三十万齐军,被诱入齐军的纵深阵型,而被拉长战线,陷入韩信的包围圈。虽然他知道那是包围圈,却不得不战,然而,楚军多日行军,早已疲惫,粮草又匮乏,战力不比以前,终于溃败。

但这次,韩信与他的三十万齐军退兵了,那么,他还会重蹈前世的覆辙吗?

他的目光变得坚定而深沉,将手中的长戟向上一举,喝道:“不战,则死!出发!”

“不战,则死!”

“不战,则死!”

“冲啊!”

一股黑色的洪流扑向汉军阵营,马蹄踏着地面,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如同天边的雷声,正是项羽亲自率领的两万骑兵。迎面飞来一阵箭雨,数名楚军骑士已中箭落马。项羽挥动手中长戟,一边格挡利箭,一边加快马速,霎时冲入汉军军阵。只见他或刺或勾,随手一挥,便有数个汉军倒下,挥洒出一片血雨,锐不可当。此时,更多的楚骑冲入汉军军阵,两军短兵相接。

这些骑兵均是楚军精锐,善于控马,在一处小山坡上观战的张良,见楚军如黑色的锥子一般切入汉军阵中,在项羽的带领下层层推进,势不可挡。他虽然深恨项羽,也不禁暗叹,“霸王果然是霸王。”另有楚军骁将项庄,率精骑围绕着汉军军阵,不断弯弓搭箭点射,汉军阵营愈发散乱。张良的神色变得越来越凝重,对身边的刘邦道:“大王,只怕周勃、柴武挡不住了......”

刘邦也看出了这点,道:“叫后军上。”

在一旁的陈平也献策道:“大王,可以叫英布、彭越攻击楚军后营。”张良暗自皱眉,却未阻止。

刘邦当即命人飞马传令。周勃、柴武此时的阵营已被冲乱,节节败退,汉军后军约十五万人在樊哙、夏侯婴、灌婴等人的带领下,投入战场。

汉军生力军一投入战场,便挡住了楚军的攻势。又战了约大半个时辰,只见楚军战线在汉军的逼压下,开始后退。刘邦不由马鞭斜指,得意洋洋地呵呵笑了起来。然而,张良却轻轻地蹙起了眉。据他估计,楚军的攻势不应该这么容易受挫,难道......

而此时的淮南王英布、建成侯彭越也各率三万人,从后方开始攻击楚军。

英布刚入楚军营阵,只见一员楚将飞马上前,喝道:“英布!项王何时亏待过你?你要跟着刘邦来打项王?”

英布抬头一看,认得正是曾击败过自己的项声,不禁有些气馁。原来,英布原是项羽的部将,因为其骁勇,常常担任先锋之职,立有大功,后来项羽分封天下时,封英布为九江王,统治九江、庐江两郡。后来齐王田荣背叛楚国时,项羽去攻打田荣,向英布调兵,英布托辞病重不能前往,只派手下部将带着几千人应征。后来刘邦在彭城打败楚军,英布又托辞病重不去辅佐楚国。项羽因此怨恨英布,屡次派使者前去责备英布,并召他前往,英布越发地恐慌,不敢前往。

后来随何说动英布,投向刘邦后,项羽派遣项声、龙且攻打淮南,击败英布。

英布正在犹豫间,又听项声道:“英布,项王说了,如果这次你退兵的话,他既往不咎,否则便失信于天下。你自己想想看,刘邦是否真的值得你卖命?如果刘邦真值得你们卖命的话,为何这次韩信没来?”

这句话正好说中英布的心事。他一向是一个只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实力的人。这也是为何,从前项羽向他调兵时,他不愿前往的真正原因。在英布看来,乱世之中,所谓的君臣大义名分,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的实力才是真的。本来刘邦向他许诺,这次只要攻下寿春,在垓下外围观战,以壮汉军声势即可,而韩信的齐军会和项羽主力接战,不料,韩信这次根本没来,而自己的军队却被投入了战场。

莫非,刘邦是有意消耗我的实力?毕竟,我以前是项羽的人。英布不由疑心大作,手一挥,停下了脚步。

在一旁的彭越眼珠一转,道:“项声,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项声见是彭越,不由地轻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你这个鼠辈!”原来,当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一线相持时,彭越军屡屡在楚军后方游击,截断楚军粮道,但项羽大军去围剿时,又每每如游鱼一般地溜走,从不和项羽正面接战。

彭越大怒,拍马上前,挥矛便向项声刺去,项声一拨马头,让开矛,又道:“彭越,你也不想想,韩信为何没来?你犯得着在此为刘邦卖命?”

彭越原是巨野泽的强盗,后来率三万多人归附刘邦。他一直认为刘邦是天命之主,但最近见韩信被封为齐王后,也动了心思。本来,以战功封王裂土,是世上公认的规则。自己战功赫赫,为何才仅仅是个侯?汉王也忒小气了些。

也就是这个原因,最初刘邦使人召他来固陵时,他以“魏地刚刚平定,还畏惧楚军,不能前往”的理由婉拒了,后来刘邦答应将他封王,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都封给他后,才率兵参战。

张良在山坡上观战,见英布、彭越军始终不能突破楚军后军,而前方,楚军后退不久后便稳住了阵脚,和汉军陷入胶着之局。

这次,项羽吸收了前世的教训,一开始并未把前锋的战线拉得过长,以防孤军深入,而也一直关注着后军的消息。看到后军防线稳固,不由心下大定。

突然,“咚咚咚,咚咚咚”,楚军中军,雄壮的鼓声响起,虽然在喧嚣的战场上,依然震耳欲聋。

项羽大喝,“刘邦背信弃义!死地,则战!”

楚军士卒跟着大吼,“刘邦背信弃义!死地,则战!”

“死地,则战!”

项羽一马当先,舞动长戟,项庄挥戈在后,楚军踩着鼓点,手持长矛,拼命冲向汉军。这次冲锋,楚军也投入了后备军五万人,一番冲杀,竟将汉军的阵脚冲乱。

刘邦眉头紧皱,正想说些什么,忽见一支兵马朝山上冲来,当先将领□□黑马,身后的旗帜上,斗大的一个“项”字。莫非竟是项羽本人?刘邦大惊之下,急忙拨马便逃,张良、陈平紧随其后。

“刘邦逃了!”

“刘邦逃了!”

汉军士卒听了,再无斗志,也纷纷向后逃跑,项羽挥军掩杀,直冲出二十余里。而在刘邦逃跑的时候,英布、彭越军也跟着率部退走。

此战,汉军诸侯联军折损十万人,垓下之围,立解。

****************

注:《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所以项哥哥见到伤病员,潸然泪下,没有OOC哦。

作者有话要说:开新文了,历史言情《东晋风流之褚太后》,根据正史的群像小说,里面也有战争情节,麻烦大家收藏一下,谢谢。

感谢在2019-11-2823:14:09~2019-12-0102:40: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蔣丞顾飞是信仰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章

齐国都城。临淄。

十二月的临淄,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临淄城东面的淄水,靠河岸处的水面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如今正是农闲时节,不少孩童在河面上追逐着,打闹着,滑冰玩耍,小脸蛋被寒风冻得红扑扑的。

而垓下之战的战报,就是在这时候递入了齐王宫。

韩信匆匆阅罢战报,微微一笑,将战报放在一边。他对这个结果并不吃惊。毕竟,当年在巨鹿之战中,他亲眼目睹了项羽的武勇和战场掌控力。如果说在没有他和齐军参与的情况下,项羽依然会战败的话,他反而要惊讶了。

正在沉思间,忽有侍从来报,“大王,汉王来信。”

韩信暗暗一叹,展开帛书,信中刘邦先是责问他为何临时退兵,以至有垓下之败。又再三强调他自己对韩信的恩德,最后又重新许诺将陈以东的地封给齐国,令他出兵攻打项羽。

韩信看罢,摇摇头,如果是前世的他,接到这封信,一定满心惭愧,痛恨自己为何辜负了汉王的大恩大德。如今,呵呵......他将帛书递给随侍在侧的谋士蒯彻,问道:“蒯先生,该如何答复刘邦?还是干脆置之不理?”

蒯彻是他最近才从民间寻访到的。退兵途中,韩信想到了上一年,蒯彻劝说他自立,与汉、楚三分天下时所说的话:“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实实在在是金玉良言。

当时蒯彻劝说韩信,见他不听,便佯狂避祸,逃往民间。这时知道韩信改变了主意,大喜过望,便又随着寻访他的人来到临淄,出任谋士一职。

此时听韩信这么说,蒯彻不由地哈哈一笑,取过一块素色丝帛,又取来毛笔,蘸满浓墨,一挥而就,大意是大动兵戈,有伤天和,不如停战,令各方百姓修养生息云云。韩信接过一看,不由地暗暗好笑,不知刘邦看了,会不会又气得拍桌子,破口大骂?

转眼便到了二月,天气已渐渐变得暖和,南方的战报不断传入临淄,项羽收复了寿春,杀死了叛变的大司马周殷,将英布赶回了九江。虽然彭城依然在汉军手中,但项羽在淮河以南又站稳了脚跟。

但刘邦那边却一直没有消息。

临淄城外,淄水之滨,杨柳依依,垂下万千枝条,嫩黄的柳芽争先恐后地钻了出来,随着枝条在清风里摇曳。河畔草地青青,上面点缀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各色野花。河里的冰早已融化,碧波粼粼,向北流去。韩信随随便便坐在草地上,倚着一株杨柳,正在垂钓。

他身后有数十名侍卫,腰佩宝剑,静静站立,未发出半点声息。

正在此时,一名侍卫引着一人,来到离韩信几步远处,躬身道:“大王,楚国来使。”

韩信只觉手中钓竿上的丝线往下一沉,想必是鱼咬钩了,急忙往上一提,丝线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而丝线尾端,一条尺许长的鲤鱼正在鱼钩上左右扭动,银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白皙隽秀的脸上漾出笑容,眉毛舒展,眼角飞扬,这笑容如此明媚,让楚国来使钟离眛暗暗纳罕,实在难以想象,有着如此明丽笑容的俊美青年,竟然是掌控数十万将士性命,在战场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有着不世威名的齐王韩信。

“末将钟离昧,拜见齐王。”钟离眛急忙拜伏在地。

韩信将鱼儿从鱼钩上取下来,将它扔进一旁的鱼篓,笑道:“原来是故人。”他接过侍卫递过来的布巾,擦了擦手,双手将钟离眛搀扶起来,道:“钟离兄不必多礼。”

钟离眛是项羽麾下大将,韩信当年在项羽处担任郎中职位的时候,两人经常见面,算是熟人。

韩信笑道:“钟离兄,你喜欢吃鱼吗?”

这个问题显然在钟离眛意料之外,他有点摸不着头脑,茫然道:“鱼?啊,喜欢吃。”

韩信开心地笑了,“那钟离兄有口福了,今日我钓到了好几条鱼,保证新鲜。”说完,便吩咐侍卫,将鱼拿去厨下做了,设宴款待钟离眛。

韩信、钟离眛在侍卫的簇拥下,向王宫走去,一路上,韩信笑语晏晏,向钟离眛介绍临淄的风物,愈发让钟离眛摸不到头脑。在他印象里,韩信似乎总是一副沉郁而不得志的样子,几乎从未见他如此和蔼可亲。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韩信对他存着一份愧疚之心。前世,垓下之战后,钟离眛在战乱中逃亡,后来投奔改封为楚王的韩信。刘邦得知钟离眛逃到楚国后,要求韩信追捕,但韩信却派兵保护钟离眛的出入。而后来刘邦伪游云梦,韩信想发兵抵抗,又自觉无罪,想去见刘邦,又害怕被刘邦捉拿。有人建议韩信把钟离眛献给刘邦,则必然无事。韩信和钟离眛商量这件事,钟离眛道:“刘邦之所以不敢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如果您逮捕我而取悦刘邦,我今日死,您也很快就会灭亡。”钟离眛说完后便拔剑自杀,而韩信带着他的首级去见刘邦,果然被抓,被带到京城,降为淮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