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1977 分节阅读 527(2 / 2)

让点评一下你的新作还要用文化出版行专业眼光,估一下到底能值几多钱

说实话黄大师的这个请求颇让陆亦轩意外,有点吃摸不透黄大师到底什么意思,这是真心求点评,还是在拐着弯儿,想让自己这个求上门来的文化出版公司业务经理,看看给个价买下他的大作

不过这个念头在心里也就是一闪即逝。

字画好坏与否,陆亦轩真是不懂那鉴赏力,看不出什么好坏。

此时装模作样打眼看过办公桌上的这副墨迹尚未干透的字画,除去对老黄那遒劲有力的大字有那么点感觉,上面的山水画,真心看不出什么高深意境。

字画看不出好坏,但黄大师本人,尽管是素未谋面,这毕竟有上一世的记忆印象在。

上一世的黄大师,压根可没人论说过他的字画能有多么的雅致高深,即便黄大师英年早逝之后,外界也同样没谁热炒过他所留下的字画价值。

终其一生,能让世人念念不忘的成就,也唯有其留下的数十本煌煌巨著。

所以从这个大局观上判断,就已经有很明确的结果了。yuyv

自己这毕竟是贸然找上门来的陌生人,要说黄大师在借机给他这个文化出版业界朋友递小话,巧妙抬价卖字画,那自然也更是有些莽撞。

而且再则就是,眼下的黄大师,就即便其本人,却也还不知道,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巨大成就,自然也就压根不存什么把自个儿当社会名人的事情。

真论说起社会身份,他要是揭下唇上的小胡子,自报寰宇影业公司陆大老板身份出来,对方多一半是要更为兴奋才合常理

由此可见,黄大师人家真是拿他当一巧遇上的看客,的确是在认真求评。

一转眼间想通透了关键,陆亦轩知道自己仍是见到偶像,有些急于求成了,不由地摇头暗笑。

黄大师瞥见陆亦轩摇头,自己也在旁干笑摇头:“见笑见笑,还没请教先生怎么称呼,你刚刚有提及什么创刊号星月刊,这是本什么性质的出版物呀”

一边说着,已经开始撤下桌上的字画。

看来对于自己的字画作品是个什么水平,黄大师心里其实是有数的,看到陆亦轩暗自摇头,便以为陆亦轩没瞧上眼,很自觉就赶紧转移了话题。

陆亦轩也不好再去拿黄大师的字画水平论评什么。

毕竟他是真心不懂这一领域,说好说糟,捧人捧不到点上,只能令人心生厌烦,瞧见黄大师此刻已经飞快将桌上的字画撤了去,清理出了台面,他也从包里摸出了创刊号的海外版星月刊,放在黄大师桌上:“星月刊主打的是中短篇小说结集,目前的创刊号精选了十二篇故事,黄馆长是香江文化圈的名人,所以很冒昧找上门来”

不等陆亦轩把话说完,黄大师已经拿起了星月刊翻阅起来。

星月刊的版面设计是4开纸的尺寸,风格走的是一般杂志的通类风,设计上走的是中规中矩的保守路子,重在内容建设。

这期创刊号的星月刊为了在市场上打开局面,现在公司最能拿得出手的三部作品,像是莫大作家的红高粱家族、大老王的京城顽主、一亩大师的秋菊打官司,全都收罗在列。

当然,限于星月刊的页数容量,这三部作品都只是节选了开篇的三五万字。

其余版面则是其他九篇质量上佳的征文大赛入选稿件。

“内地的作家写的故事”黄大师随手翻阅了几页,看出了文字中的不同,惊讶抬头看了眼陆亦轩。

“对对对,星月刊是南圳特区文化部门领导下创刊的一份纯文学刊物,首期创刊号刊载的,都是南圳市过去半年来征文大赛入选的最优秀稿件,我们将来计划将星月刊创办成涵盖整个华人文化圈的纯小说故事刊物,主打内容就是纯小说故事阅读,每月一期”

“内地出版物,在香江市场反馈情况怎样

你们星月刊到是有魄力,香江的出版市场,现在竞争可是相当激烈,内地作家朋友们写的故事,只怕很难符合港台和海外市场的口味。”

黄大师一语中的,说出了星月刊创刊后的最大尴尬。

第1084章热心肠的黄大师

黄大师刚刚也不知道随手翻看到了那篇故事,反正粗略扫视了几眼,看出的确是来自内地作家们的小说故事后,就似乎不再那么的感兴趣了。

这反应就让陆亦轩顿时有些没了底气,要是不能吸引到黄大师的兴趣,这以后还奢谈什么长年约稿合作之事。

陆亦轩有些急眼,然而不等他再说什么,黄大师却已经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了串号码出去,片刻后电话接通,便对着话筒道:“这周的读书会时间定在哪天”

读书会

这三个字眼儿让陆亦轩眼睛为之一亮。

很快黄大师打完电话,将座机放回之际,笑着就对陆亦轩道:“未请教先生怎么称呼”

“我姓陆,陆亦轩,来自内地大西北的一个小山村。”陆亦轩如实道。

“陆先生,你今天很好运,艺术馆今天下午有一场读书会,既然你是想推广期刊,不知道有没兴趣参加读书会,在会场上寻觅更多志同道合之人”黄大师笑道。

参加什么读书会陆亦轩还真没多少兴趣。

毕竟他志不在推广星月刊上面,完全是奔了黄大师而来啊

再说了,如果黄大师这样的未来宗师级文坛巨匠,都是对于内地期刊抱以这种区别对待态度,参加读书会的那些人,只怕也都好不哪儿去。

内地体制国情的不同,以及当初那特殊十年的动荡,外界包括香江这些地方,尤其是海外华人圈里,对于内地的文化敌视偏见,说实话一直可都很旗帜鲜明。

陆亦轩意识到自己这次的登门造访之旅,或许准备时机真的差了很大火候。

黄大师见陆亦轩沉吟不语,又笑道:“陆生,你别太过担心,香江文化艺术馆每周定期举办的这个读书会,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偏见色彩浓郁。参与读书会的群体,都是些真正热爱中华文明的读书人。他们里面可也有不少当初就是来自内地。你们星月刊既然是一本内容完全出自内地作家之手的期刊,有这样的机会,那自然是更加应该让更多读书人知道一下你们的努力。即便大家在文学作品主旨方向上有所偏颇,但正因为有这样的偏颇存在,才更需要多多参与一些类似交流活动。

你说呢”

陆亦轩神情为之一振:“黄馆长说的对”

暗想自己做事还真的是有些过于功利化了,岂不知像黄大师这类的文化人,说到根子上,在他们这类人的眼里,世间一切只怕最重要都莫过于文明传承接续,想要跟这类人交朋友,想要真正走入这些人的世界里,最大的投其所好,自然非读书二字莫属啊。

真是榆木疙瘩脑袋。

如此简单道理,居然都没想到。

只是,要论说起真正的读书交流,他这个活了两辈子之人,居然也从来都没有参与过一回,那真的是大姑娘上花轿,平生第一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