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慎之:……
“那晚膳回永安宫用。”
“是。”,文鸿忍着笑,突然觉得这位之前在他心中无比高大的皇帝一时有点可怜巴巴的。
小太监去永安宫传了叶慎之午膳不回来用,晚膳回来用的消息。
苏文摇摇头,叹气道,“感觉当了皇帝还不如没当的时候自在。”
她才用早膳不久,午膳用不着那么早,便决定去宫里逛逛。
这是她在开善寺养成的习惯,也是了因方丈叮咛她的,说是女子身子弱,生孩子又九死一生的,让她能多走走就多走走,以后有利于生产。
三月份,春雨绵绵的时候,今天却是意外的出了太阳,温暖又不晒人。
苏文来过皇宫几次,对皇宫最有印象的还是御花园,因此一路直奔御花园,还没到,远远的就看见御花园中的一个亭子里坐了人,外面站着的是一群宫女。
迎梅低声道,“娘娘,是太后。”
第177章
太后就是前朝皇后。
叶慎之的登基算是改朝换代,可这次的改朝换代没有如历史上那样有大规模的战争,连上一朝代的宗室和皇后都支持他,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和平过渡,既然是和平过渡,有些人情就不得不注意着。
因此,叶慎之登基后封了前朝皇后为庄太后,也没完全的撤掉前宗室,算是给了前朝人无上的恩典,毕竟这个时候,叶家都还没有得任何的封赏。
有了这些旨意,叶慎之在民间的名声更好了,虽是登基,但不忘恩。
前朝老皇帝对叶慎之的恩情是不能磨灭掉的,这也是叶慎之在登基一事上费这么多心思的最大原因。
身立得正了,业才能稳。
“我们过去吧。”
苏文见这位太后的时候不多,但印象不错,是个很和善的人。
亭子里的人该是注意到她们了,才走两步,一个嬷嬷就迎了出来。
“见过夫人。”,这位嬷嬷姿态恭敬的给苏文行礼,“太后请夫人进去小坐会。”
苏文点头,由云纹陪着进了亭子。
里面只得太后一人,穿着暗紫色的宫装,身上首饰不多,看着慈祥又温和。
苏文要福身行礼,太后赶紧亲自扶住了苏文,拉着她坐下。
刚坐下,太后就急急问道,“听说你怀上了,几个月了,身体还好吗?”
苏文眨眨眼,没想到太后比她想象的还要待她亲近一点,就像是一个亲近的长辈。
“两个多月了,有点害喜,其他的都还好。”,太后是支持叶慎之的,现在又这么关心她,苏文自然是以礼相待。
“那就好。”,太后笑眯眯的看了看苏文的肚子,又抬头看了看苏文,脸颊粉红粉红的,一看就知道身体很好。
是个有福气的。
新帝重情,现在她又怀有身孕,只要平平安安的将孩子生下来,以后好日子还在后面。太后在心中感慨着,她们两人同样是皇后,可是命运天差地别,可见找一个好的夫君有多么重要,好在她熬过来了,以后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
太后是老人了,虽没有生养过,可年纪大见得也就多了,拉着苏文细细叮嘱,叮嘱完孕事要注意的事情后,太后还有意无意的给苏文讲了些她当皇后的经验。
太后当皇后,在老皇帝那可能不算成功,可对于整个京城,大周朝来说,她这皇后可堪称范本。
说了挺长一段时间的话后,两人又一起在御花园的亭子里用过午膳,苏文才回了永安宫。
这边,太后刚回慈宁宫,一位嬷嬷就拿着一封信上前禀道,“娘娘,府里又送信来了。”
之所以是又,是因为在皇帝登基,封她为太后的旨意下来后,太后娘家已经送来好几封信了。
太后还笑着的脸立即沉下,连房都没进就接过信件,打开看后,冷冷一笑,“这些人是不是□□逸了点。”
一直跟在太后左右的秦嬷嬷接过信件,扫了一眼,上面写着想送一个太后的侄孙女进宫来陪伴太后。
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太后进宫几十年了,怎么不见这些人来陪伴,新帝一登基,信就接二连三的送。
“你亲自跑一趟,警告他们安生一点。”
“是。”
应下后,秦嬷嬷却没着急离开,太后狐疑的看向她,“怎么,有事吗?”
秦嬷嬷让旁边几个宫女退下,她走到太后身后替她捏着肩膀,低声道,“主子,府里的人虽目的不纯,可是如果真的送位小姐进来,以后您也能有个照应呀。”
“现在皇上能看在您支持他的情分上而优待您几分,可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您一个人在宫中,没个照应,真受了委屈也没人为您出头,若是送来的小姐能谋个妃位什么的,不说和皇后娘娘争宠,至少能让您有个说话的人,再者,要是她有福分,生个一儿半女的,陪伴在您身边,也有个生气儿不是。”
秦嬷嬷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了,一生未嫁人,自梳前后都是一直伺候着太后,这些体己话现在也就她还能跟太后说上几句。
太后淡淡一笑,“你不知道,这太后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人要学会知足。”
当初和叶慎之合作也不过是为了卖个好给他,留做以后待用,这太后之位,她可是敢都不敢想。后来被封为太后,不管叶慎之是为了名声,还是真的是感谢她,这份旨意就足以让她感激涕零了,求得太多反倒会失了原本的情分。
太后回头,望着秦嬷嬷笑道,“你觉得皇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