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28(2 / 2)

卢象钰这一声令下,那爪哇国国相顿感惊诧,也不由得大喊大叫起来,但卢象钰并没有理他。

这边,两战士就直接把这爪哇国国相直接拉了出去,且同其他爪哇国的权贵一样随着一声惨叫被大明禁卫军战士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不到一月,爪哇国的国都便被禁卫军第四军成功攻破,其国王殒命其他土著权贵全部被杀,土著军民也被剿杀大半,整个国都苏腊巴亚正式进入以汉人为主体人口的时代。

但这还没有结束,因为按照此次针对爪哇国的军事目标是灭国行动,直接标准就是要让爪哇国的土著减少四分之三。

而现在这些禁卫军第四军虽然占领其国都,捣毁了其中枢,但爪哇国还有一大部分土著军队还集中在勿里达一带。

所以,第四军在留下一个营守卫和维持苏腊巴亚城后便立即赶赴了勿里达城。

而勿里达城此时还并不知道自己国都苏腊巴亚已经失陷,自己国王已经殒命的消息,这些土著军队们依旧在勿里达逍遥快活。

对于勿里达城外时而发炮时而冲锋的禁卫军佯攻部队是充耳不闻,在他们看来,看目前这架势,这些明国军队是攻不破的,所以他们也懒得去积极防御。

但等到他们也得知禁卫军第四军已经攻破苏腊巴亚城且已将城中大部分土著剿杀干净后,他们才意识到危机的来临,一个个顿时慌张起来。

他们现在几乎就成了一盘散沙,有说直接投降的,有说死战到底的,一个如何防御或者收回国度的争论足足吵了两日。

但等他们还在争执时,禁卫军第四军已经到达了勿里达城下。

卢象钰果断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在第一轮炮火攻击后,就顺利的推进到了勿里达城的外延。

但让卢象钰没想到的是,就在战事才刚刚开始,胜负并没有决断出时,这勿里达城里的六万土著精锐就直接选择了突围逃跑。

这倒让卢象钰有些措手不及,他以为这些土著精锐再怎么也要坚持一下的,如今却使得他根本就来不及扎紧包围圈将这六万仓皇要逃的土著精锐剿杀干净。

卢象钰只得命令骑兵追击,尽量在这些土著精锐逃脱时加大他们的伤亡量。

就这样,卢象钰的禁卫军第四军顺利攻占了爪哇国的军事重镇勿里达,并算是基本攻克了这爪哇国的所有据点,除去被红番鬼占据的西部地区以外。

但卢象钰并没有因此有感到丝毫的高兴,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交给他的旨意是让他大量减少土著的数里尤其是土著的武装力量。

而如今偏偏因为这些土著精锐太过胆小,而使得卢象钰想要在勿里达将土著最后一支军队给剿灭的计划泡汤。

如此一来,将会出现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就是这些一旦这些土著精锐散落进爪哇国各处茂密的丛林打游击,将会给大明以后在爪哇国的建设造成很大的困扰。

所以,卢象钰现在必须要在这些土著精锐分散之前务必将其全部歼灭

因此,卢象钰决定放弃传统的战争方式,即每占领一座城池就要分兵把守,如今既然为了要彻底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决定暂时放弃对这些城池进行防守与稳定秩序。

他要继续集中第四军的所有兵力随时准备运动作战,他还刻意带着禁卫军第四军隐蔽于丛林之间,没有驻扎在任何一座爪哇国城池周围,以达到让爪哇国的六万土著精锐吧廴禁卫军第四军的下落。

如此以来,反而促使这些爪哇国的土著精锐更加胆战心惊,并本能的想要抱团取暖,不会轻易的分散,因为他们谁都不知道明国军队会什么时候出现,大家依旧集合在一起,倒也能尽可能的避免突发情况出现,比如应对地方汉人武装等。

甚至,随着禁卫军第四军的神秘消失,再加上这些土著军队们又因为食物与药材的缺乏而不得不选择夺回一座城池而获得给养补充,因而这些土著军队反而开始准备夺回一座爪哇国的城池。

卢象钰也猜测到这些土著们只要不分散在数日之后就必定会攻打一座城池,而第四军也恰恰趁着他攻打某座城池时突然出现,在城外对其包围,并进而再歼灭之。

也许这些土著也想学学卢象升,居然选择攻打的是国都苏腊巴亚,从暗哨提前报告在沿着苏腊巴亚方向出现大股土著军队时,卢象便确定这支土著的最后军队将会攻打的苏腊巴亚。

战争进行的很顺利,在这些土著精锐刚刚抵达苏腊巴亚城下时,禁卫军第四军也恰巧的出现在这里,并直接朝这些土著精锐发动了攻击。

这些所谓的土著精锐毫无战斗力,短短不过两日,这些土著精锐便几乎被全歼,而这也标志着,爪哇国的土著将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

而爪哇国也就成为大明第一个海外殖民地,虽然对于这个殖民地,朱由校早在之前就提出这个殖民地是大明固有的领土。

第四百三十五章准备对付建奴

对爪哇国的占领算是拉开了大明帝国正式进行对外扩张的序幕,而大明军队在爪哇国的行为也对其他南洋诸国的统治者以及被西方殖民占领的西洋番们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他们要想继续对本国的汉人进行野蛮对待或者不公平对待,那么他们将不得不考虑大明帝国的感受,或者会开始担心大明帝国会不会因此对他们发动战争。

经年之后,对于亟需拓展海外利益的大明帝国而言,倒越来越巴不得这些地区的统治者对海外汉人采取野蛮或不公平的政策,那样大明帝国倒也能更方便找寻争夺他们本国利益的理由,甚至,在后来,即便这些地区的统治者们已经不敢再轻易对汉人区别对待,但大明帝国会故意挑唆他本国汉人和土著挑起争端,以此达到自己帝国扩张的目的。

渐渐的,大明帝国会从一个为保护本民族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尊严而发动战争的正义者变成一个为了争夺利益而不惜采取一切卑鄙手段发动战争的政治流氓,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本就没有道义可言,在这个丛林法则的世界里,文明与人道主义只是实力相等的国家才能互相倡导的准则,此时若大明不进行扩张,那么数百年后大明就会成为被扩张的对象。

若此时不加紧进行海外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再出现一个百年浩劫,硬要等到西方殖民者打破国门后才能幡然醒悟,然后出现一大帮跪舔西方殖民者并以此为荣的国民,且甚至还为这些侵略者正名,感恩他们把中华拉出了落后的政治体制不成

这不是朱由校想要的结果,尽管他现在并不喜欢李明睿这个爱玩弄手段的革新派领袖,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支持这些新时代下的资本家肆无忌惮地扩大他们的胃口,更何况,他还是这里面最大的资本家。

在朱由校看来,或许百年后,大明帝国会像后世那个日不落大英帝国一样会因为时局的变化而出现衰落,但那种衰落并不代表大明帝国会彻底变得懦弱,因为早年间的财富积累使得国民财富一直居于较高水平,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