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县长,一千人规模的大厂,可并不是玩笑话,这是我和周薄康,以及刘局长等同志们共同的努力方向,要尽心尽力解决县里知青的就业问题。”
裴寂昌的这句话,讲得非常漂亮,看似要解决大事,可都是虚的。
什么时候落实一千人的规模,并没有说明。
“呵呵呵,寂昌呀,我肯定会大力支持,这是咱们一起牵头的工作。”
廖志堂把自己参与进来,稍作思考后,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什么时候开始招工?咱们要尽快达到千人规模的标准,好提高发展。”
“廖县长,这千人规模的标准,只是小目标而已,咱们县还要优先富裕起来啊。”
裴寂昌依旧在含糊,讲场面话。
“哎呦。”
果然,把廖志堂逼急了,一下下敲着桌子,“寂昌,当下你能安排多少待业知青。”
“至少两百人起步,但千人的规模,是持续安置,就像我当初给你的承诺,会在两年之内达成,甚至时间更短。但是,我得向您要支持。”
裴寂昌正色,要提要求了。
“什么支持?”
廖志堂连忙问。
“工商方面,需要刘生树同志的工作支持,审计方面,同样需要李唤平的扶持。”
裴寂昌道。
“这都没问题。”
廖志堂真是在抢着答应,生怕裴寂昌反悔,其实这个条件,他早就给予承诺了。
当即,刘生树和李唤平,不由面露喜色,可任庆光的神情凝重。
“但是,廖县长,这千人厂的规模,还得再往地级市发展呀,后期需要扩建,我还是习惯跟自己的同志并肩作战。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任局长可给了不少帮助。”
裴寂昌又提出新的要求。
这不禁让廖志堂严肃下来,低头思虑着事,这话什么意思,要求把任庆光往地级市调,关键级别还不能低。
说实话,廖志堂没有能力办,但是他上面的领导可以,这年代,真是一个章的事。
但是得费不少劲呀。
而裴寂昌为什么如此帮任庆光,一来感谢人家的帮助,再者,在地级市批的地,要远比县里的值钱,且规模能够更大。
“这样,寂昌,你要是首批招收员工,就能达成千人的规模,且在三个月内完成此指标,我把这些事都办了。”
廖志堂做出决定。
会议室里,短暂的安静片刻。
一旁的隋宇泽,内心无比震惊,知道裴寂昌这步布局的意义所在,而放出的烟雾弹,达成千人的规模,就是让廖志堂骑虎难下的。
比如,上面的领导知道了这件事,又肯定了你,还给了你支持,那你怎么办?是不是两横一竖就是干,无论如何都要办成的,还能让领导失望?
这政治上的博弈,了不得呀......隋宇泽愈发欣赏。
当然了,谁也没有想到,消息传得如此之快,裴寂昌一行人,以为至少得等几天。
“廖县长......”
裴寂昌开口了,握住廖志堂的手,“可以完成你要求的任务指标,但不只是这样,每年造纸厂都会有新的招收计划,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持续为社会做贡献。”
这话,裴寂昌给了廖志堂足够的体面。
“哎呦,寂昌,哈哈哈哈......”
廖志堂用力与裴寂昌握手。
现场的人都开怀大笑,可是,县里面,谁的能量会最大,可想而知的事。
有个人,谁都要按不住了。